本報記者 侍甜田
在城市的喧囂中,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勞動者,他雖身處黑暗,卻憑借著專業(yè)的技藝和頑強的毅力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,為自己“點亮”生活,也為他人送去溫暖與健康。他,就是鹽城市天康盲人按摩有限公司總經理、盲人按摩師葉權。
“您放松點,這個力度可以嗎?”5月13日,記者走進位于縣城的天康盲人推拿城北店,剛踏入店門,就聽到葉權溫和的詢問聲。只見他正俯身為一位顧客進行頸椎按摩,一舉一動盡顯專業(yè),并不時與顧客交談力道與感受。
16歲以前,葉權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充滿了迷茫,因為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脫落癥、視力殘疾,他的成長之路走得很艱辛。2000年,是葉權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。那一年,經界牌鎮(zhèn)殘聯(lián)的介紹,他有幸參加了市、縣殘聯(lián)舉辦的“手牽手”盲人按摩培訓班,從此他的命運發(fā)生了改變。起初,他心里滿是猶豫,畢竟學習新技能對常人來說都不容易,更何況他這個視力殘疾人。但家人不斷地鼓勵他,告訴他“只要努力,沒有什么做不到”。
按摩是一門技藝,更是一門學問。經絡、骨骼、穴位、手法、力度,如果正常人練習一兩百遍就能熟悉、掌握,葉權卻要練習四五百遍。他每天投入大量時間練習,手上布滿厚厚的老繭,但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,咬著牙堅持。“剛開始學的時候用沙袋練手法,練滾、練指撥,練的時候可苦了,指關節(jié)都滾破掉了。還有力量不夠,就做俯臥撐,用手掌、用手指撐。”葉權告訴記者。
2005年底,經過五年積累與成長,在政府政策扶持下,在親朋好友的幫助支持下,葉權在縣城租了一間門面,開起了盲人按摩推拿店。當時加上他,一共只有3個人。由于他技藝精、態(tài)度好、服務優(yōu)、收費低,按摩店很快得到大家認可,在濱海及周邊縣(市)樹立了良好的口碑,慕名前來的顧客數(shù)以千計,按摩店生意十分紅火,但葉權沒有滿足于此。
葉權深知,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,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。2010年起,在市縣殘聯(lián)的幫助下,他多次到北京、上海、山東等地學習銀針針灸技術。為了在短期內掌握這門技術,他虛心請教業(yè)內專家,經過刻苦練習,3個月后便考取了針灸醫(yī)師技術職稱。學成歸來后,他用高超的醫(yī)術、高質量的服務,治好了一個又一個疑難雜癥病人,為眾多家庭送去了健康。
創(chuàng)業(yè)的過程中,葉權想起自己當年困苦無助之時,正是眾多好心人伸出援手,幫助他走上按摩之路。如今,自己也要想辦法幫助視障朋友學習一技之長,憑借自己的雙手,推開生活的希望之門。
52歲的吳乃明現(xiàn)在是店里的骨干推師,2008年因視網膜脫落,無法正常工作,人生陷入了低谷。“整天就是無所事事的樣子,心里感到非常的煩悶。”吳乃明說,“后來經過縣殘聯(lián)介紹,我到葉總的店里學習推拿按摩?,F(xiàn)在我有了一份穩(wěn)定的工作,生活過得很充實,日子也有盼頭了。”
為了讓更多的人掌握這門技術,公司每年都要面向社會為想學按摩技術的盲人提供按摩培訓,傳授推拿按摩技藝,培訓完成學業(yè)的殘疾人,店內就業(yè),或推薦到蘇錫常等地就業(yè),更有不少殘疾人學成技術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開店,王金鼎、李磊等視力殘疾人在葉權的精心指導下,開始經營自己的門店,成為能夠依靠自己創(chuàng)造生活的強者。目前,公司擁有6家店面,床位200多張,累計吸收78名盲人就業(yè),還推薦200多名盲人到其他店駐店按摩。
“沒有葉權就沒有我的今天,我的家庭狀況也不會變得這么好,是他為我們?yōu)I海的盲人朋友撐起了一片天。”玖州盲人推拿店負責人王金鼎表示。
除了幫助殘疾人就業(yè)外,葉權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。他個人捐款給特殊教育學校的貧困學生以及困難群體,每年舉辦免費推拿進養(yǎng)老院、社區(qū)等義診活動,并宣傳日常保健知識,累計服務群眾兩萬余人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愛與溫暖。
葉權不僅贏得了事業(yè),還獲得了眾多榮譽,榮獲省“自強模范”、縣“十佳自強模范”和“濱海好人”稱號,中國針灸推拿協(xié)會授予他先進工作者稱號等。
“只要肯努力奮斗,明天的生活就會好起來的。”葉權表示,“我想通過自己的創(chuàng)業(yè),帶動更多的視障朋友自食其力,讓更多的人在自信和奉獻中‘看到’自己的詩和遠方。” (本條新聞版權歸濱海日報所有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)